「花宅」是澎湖縣望安鄉中社村之舊稱,座落於天台山南面海濱,為漢人移民所形成的傳統聚落,其名稱最早出現於1699年清康熙年間《澎湖台灣紀略》一書,然依當地族譜得知,明末天啟年間即有先民落戶,歷史發展已超過三百餘年。花宅區位澎湖望安島的中央,該聚落中央有一個突起的小丘,當地人稱為花心,當地耆老描述若從外海遠眺該地高低山丘,宛如花瓣環拱著花心,故因地理景觀遠觀似花狀而得名,舊稱該聚落為花宅。1946(民國35年)花宅另以其位置在望安島中央,而改名為中社村,然而步行在中社的聚落內,仍可發現昔時以花宅落戶之厝屋門牌。
花宅聚落屬集村形態,核心區西鄰海岸,北、東、南三面為緩坡丘陵環抱,為面海的集村型海岸聚落。其居民主要生活空間領域採面海背山立地條件,為澎湖地區傳統聚落常見的基本配置,透露出人與自然環境的緊密關係。澎湖花宅如同島嶼聚落,在氣候、土壤及水源的供應皆存在著自然環境不足的缺憾,特殊海島文化的地景風貌,因地制宜造就聚落結構內涵,依循三百餘年的移民生息,體現在地理風水、傳統信仰、粗作討海、風俗習慣、產業內容及建築風土,形塑出具有海洋特色之文化生活。
海島地理環境制約並決定生活樣貌,花宅聚落維持傳統粗作討海營生方式,面對惡劣生活環境下所凸顯的生活內涵,表現融合於多樣的地理環境與建築構造物上。如農業生產構造物包括菜宅、水井、圍仔內、肥窟、油車,漁業生產構造物包括石滬及魚灶,畜業生產構造物稠、工業生產構造則有灰窯及磚窯,以及佈局於有機型態路徑之傳統厝屋、廟宇、廣埕廣場、教堂、碼頭、機場、冰棒工廠等聚落空間建築。花宅聚落建築構造物因應生計不斷地持續及堆疊,甚至發展出咾咕石灰、花生豆籸、魚產加工等在地的二、三級產業,利用有限的資源來謀求生命延續的生活智慧,充分反映出澎湖花宅環境特色與生活哲學。
戰後大量居民遷徙至馬公或臺灣,現存花宅聚落村民僅約百名。根據本計畫先期第一階段計畫調查顯示,花宅聚落傳統櫸頭形式厝屋139棟、日治時期樓仔厝2棟、現代樓仔厝19棟,共計160棟,其中完整者僅剩下52戶。迄今三百餘年的聚落歷史與傳統厝屋,多數因閒置致使頹圮或傾倒的殘景,所幸厝屋多數未曾改建尚保存完整傳統聚落風貌,村民亦保留著部分傳統生活方式,具備有形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共構之在地居民早期生活樣態。
花宅的文化資產價值獲得「世界文化紀念物守護基金會」(World Monuments Watch,WMF)肯定,2004年公布花宅聚落名列世界百大瀕危紀念物(Lists of 100 most endangered sites),認定花宅聚落是三個世紀以來中國漢人移民和文化發展的結果,地理環境限制農業耕作,但漁業資源豐富,聚落保有傳統漢人厝屋、廟宇、牛舍、水井、碼頭及產業構造物,花宅聚落以現存的完整性、多元的建築風格被視為典型的漢人聚落。
故此,基於花宅擁有歷時性的人文聚落遺留,本計畫以達成典藏澎湖花宅傳統聚落生命史為目的,時間軸取日治初期1895年為清末遺存代表,以1950年代為戰後生活的延伸,將從人類文化的生活空間組合的角度,取第一期完成之三維點雲及調查資料,以農業生產構造物、漁業生產構造物、工業生產構造物、厝屋營建、廟宇祭祀、碼頭活動等做為文化地理基礎,重建花宅歷時的生產方式與文化特徵。該計畫將突破以往僅紙本二維典藏、建築物三維典藏的侷限,澎湖花宅傳統聚落生命史典藏工作內容將納入時間軸概念,採四維方式典藏花宅清末至1950年代之人文歷史,重現與展示過去海洋島嶼人文歷史生存重要片段,以及在地生活所創造的文化地域故事。
本計畫為澎湖花宅傳統聚落之空間建築數位典藏計畫第二階段執行。擬將前述第一期計畫成果為基礎,另參考既有澎湖人文地理相關研究及澎湖舊照片,予補強花宅地區日治以來迄今之地理環境、歷史事件、空間更迭、建築機能及生活文化等歷史切片缺失。成果以地理資訊系統做為資料平台,進行大尺度地景數位化及代表性地物細微數位化工作,再者將此兩大類整合為同一類型的數位資料,予以儲存、編輯、分析及展示,進階處理後成為空間資料庫內容。第二階段典藏資料分項列為四部分工作,其一,為人文歷史與地理環境屬性資料庫;其二,地形地景三維數位空間資料庫;其三、地理資訊系統平台開發設計;其四、為重現望安數位歷史軌跡等四個部份。既以達成典藏澎湖花宅傳統聚落生命史之目的。
|